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Scaling Pinterest - From 0 To 10s Of Billions Of Page Views A Month In Two Years
阅读量:506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2

本文共 951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1 分钟。

这篇文件写的非常好,推荐大家重温一下:

http://highscalability.com/blog/2013/4/15/scaling-pinterest-from-0-to-10s-of-billions-of-page-views-a.html

 

附上中文翻译版:

Pinterest谈实战经验:如何在两年内实现零到数百亿的月访问

摘要:在一个名为 《Scaling Pinterest》 的主题演讲上,Pinterest的Yashwanth Nelapati和 Marty Weiner为我们讲述了Pinterest如何在两年内实现零到数百亿的月访问。文中不乏决策的选择,以及每个阶段Pinterest的状况。

Pinterest一直保持着指数增长,每一个半月都会翻一翻。在两年内,他们实现了从0到数百亿的月PV;从开始的两个创始人加一个工程师增长到现在超过40个工程师,从一个小型的MySQL服务器增长到180个Web Enigne、240个API Enigne、88个MySQL DB(cc2.8xlarge,每个DB都会配置一个奴节点)、110个Redis Instance以及200个Mmecache Instance。

在一个名为 的主题演讲上,Pinterest的和 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戏剧性的过程。当然扩展到当下规模,Pinterest在众多选择中不可避免的走了许多的弯路,而Todd Hoff认为其中最宝贵的经验该归结于以下两点:

 

  1. 如果你的架构应对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时,只需要简单的投入更多的主机,那么你的架构含金量十足。
  2. 当你把事物用至极限时,这些技术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发生故障,这导致他们对工具的选择有着特殊的偏好:成熟、简单、优秀、知名、被更多的用户喜爱、更好的支持、稳定且杰出的表现、通常情况下无故障以及免费。使用这些标准,他们选择了MySQL、Solr、Memcache、Redis、Cassandra,同时还抛弃了MongoDB。

 

同样这两个点是有关联的,符合第二个原则的工具就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主机进行扩展。即使负载的增加,项目也不会出现很多故障。即使真的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,至少有一个社区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案。一旦你选择过于复杂和挑剔的工具,在扩展的道路上将充满荆棘。

需要注意的是所有他们选择的工具都依靠增加分片来进行扩展,而非通过集群。讲话中还阐述了为什么分片优于集群以及如何进行分片,这些想法可能是之前你闻所未闻的。

下面就看一下Pinterest扩展的阶段性时间轴:

项目背景

 

  • Pins是由其它零零碎碎信息集合成的图片,显示了对客户重要的信息,并且链接到它所在的位置。
  • Pinterest是一个社交网络,你可以follow(关注)其他人以及board。
  • 数据库:Pinterest的用户拥有board,而每个board都包含pin;follow及repin人际关系、验证信息。

 

1. 2010年3月发布——寻找真我的时代

在那时候,你甚至不知道需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产品。你有想法,所以你快速的迭代以及演变。而最终你将得到一些很小的MySQL查询,而这些查询在现实生活中你从未进行过。

Pinterest初期阶段的一些数字:

 

  • 2个创始人
  • 1个工程师
  • Rackspace
  • 1个小的网络引擎
  • 1个小的MySQL数据库
  • 2011年11月

 

仍然是小规模,产品通过用户反馈进行演变后的数字是:

 

  • Amazon EC2 + S3 + CloudFront
  • 1 NGinX, 4 Web Engines (用于冗余,不全是负载)
  • 1 MySQL DB + 1 Read Slave (用于主节点故障情况)
  • 1 Task Queue + 2 Task Processors
  • 1 MongoDB (用于计数)
  • 2 Engineers

 

2. 贯穿2011年——实验的时代

迈上疯狂增长的脚步,基本上每1个半月翻一翻。

 

  • 当你增长的如此之快,每一天每一星期你可能都需要打破或者抛弃一些东西。
  • 在这个时候,他们阅读大量的论文,这些论文都阐述着只需要添加一台主机问题就会得以解决。他们着手添加许多技术,随后又不得不放弃。
  • 于是出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结果

 

 

  • Amazon EC2 + S3 + CloudFront
  • 2NGinX, 16 Web Engines + 2 API Engines
  • 5 Functionally Sharged MySQL DB + 9 read slaves
  • 4 Cassandra Nodes
  • 15 Membase Nodes (3 separate clusters)
  • 8 Memcache Nodes
  • 10 Redis Nodes
  • 3 Task Routers + 4 Task Processors
  • 4 Elastic Search Nodes
  • 3 Mongo Clusters
  • 3个工程师
  • 5个主数据库技术,只为了独立其中的数据。
  • 增长太快以至于MySQL疲于奔命,所有其它的技术也达到了极限。
  • 当你把事物用至极限时,这些技术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出错。
  • 开始抛弃一些技术,并且自我反省究竟需要些什么,基本上重做了所有的架构。

 

3. 2012年2月——成熟的时代

 

  • 在重做了所有的架构后,系统呈现了如下状态
  • Amazon EC2 + S3 + Akamai, ELB
  • 90 Web Engines + 50 API Engines
  • 66 MySQL DBs (m1.xlarge) +,每个数据库都配备了奴节点
  • 59 Redis Instances
  • 51 Memcache Instances
  • 1 Redis Task Manager + 25 Task Processors
  • Sharded Solr
  • 6个工程师
  • 现在采用的技术是被分片的MySQL、Redis、Memcache和Solr,有点在于这些技术都很简单很成熟。
  • 网络传输增长仍然保持着以往的速度,而iPhone传输开始走高。

 

4. 2012年10月12日 —— 收获的季节

大约是1月份的4倍

 

  • 现在的数据是:

 

 

  • Amazon EC2 + S3 + Edge Cast,Akamai, Level 3
  • 180 Web Engines + 240 API Engines
  • 88 MySQL DBs (cc2.8xlarge) ,同样每个数据库都有一个奴节点
  • 110 Redis Instances
  • 200 Memcache Instances
  • 4 Redis Task Manager + 80 Task Processors
  • Sharded Solr
  • 40个工程师(仍在增长)

 

 

  • 需要注意的是,如今的架构已趋近完美,应对增长只需要投入更多的主机。
  • 当下已开始转移至SSD

 

 

 

 

下面一览该演讲中的干货,决策的制定:

为什么会选择EC2和S3

 

  1. 相当好的可靠性,即使数据中心发生故障。多租户会增加风险,但是也不是太坏。
  2. 良好的报告和支持。它们(EC2和S3)有着良好的架构,并且知道问题所在。
  3. 完善的周边设施,特别是在你需要快速增长时。你可以从APP Engine处获得maged cache、负载均衡、MapReduce、数据库管理以及其它你不想自己动手编写的组件,这可以加速你应用程序的部署,而在你工程师空闲时,你可以着手编写你需要的一切。
  4. 新的实例可以在几秒内就绪,这就是云的力量;特别是在只有两个工程师的初期,不需要去担心容量规划,更不需要花两个星期去建立自己的Memcache,你可以在数分钟内添加10个Memcached。
  5. 缺点:有限的选择。直到最近,才可以选择使用SSD,同时无法获得太大的内存配置。
  6. 优点:你不需要给大量的主机进行不同的配置。

 

为什么会选择MySQL

 

  1. 非常成熟。
  2. 非常稳定。不会宕机,并且不会丢失数据。
  3. 在招聘上具有优势,市场上有大把的人才。
  4. 在请求呈直线上升时,仍能将相应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,有些数据库技术在面对请求的飙升时表现并不是很好。
  5. 非常好的周边软件支持——XtraBackup、Innotop、Maatkit。
  6. 可以从类似Percona这样的公司得到优秀的技术支持。
  7. 开源(免费)——这一点非常重要,特别是在资金缺乏的初期

 

为什么使用Memcache

 

  • 非常成熟。
  • 非常简单。可以当成是一个socket哈希表
  • 杰出稳定的表现
  • 知名并为大量用户喜爱
  • 永不崩溃
  • 开源

 

为什么选择Redis

 

  • 虽然还不够成熟,但是非常简单及优秀
  • 提供了大量的数据结构类型
  • 提供多种的选择进行持久化和备份:你可以备份而非持久化,选择备份的话你还可以选择多久备份一次;同样你还可以选择使用什么方式进行持久化,比如MySQL等。

 

 

  • Home feed被储存在Redis上,每3个小时保存一次;然而并不是3个小时持久化一次,只是简单的每3个小时备份一次。
  • 如果你存储数据的主机发生故障,丢失的也只是备份周期内的数据。虽然不是完全可靠,但是非常简单。避免了复杂的持久化及复制,这样的架构简单且便宜。

 

 

  • 知名并为大量用户喜爱
  • 稳定且杰出的表现
  • 很少出故障。有一些专有的故障模型,你需要学会解决。这也是成熟的优势,只需要学习就可以解决。
  • 开源

 

Solr

 

  1. 只需要几分钟的安装时间,就可以投入使用
  2. 不能扩展到多于一台的机器上(最新版本并非如此)
  3. 尝试弹性搜索,但是以Pinterest的规模来说,可能会因为零碎文件和查询太多而产生问题。
  4. 选择使用Websolr,但是Pinterest拥有搜索团队,将来可能会开发自己的版本。

 

集群vs.分片

 

  • 在迅速扩展的过程中,Pinterest认识到每次负载的增加,都需要均匀的传播他们的数据。
  • 针对问题先确定解决方案的范围,他们选择的范围是集群和分片之间的一系列解决方案。

 

集群——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自动化

 

  • 比如:Cassandra、MemBase、HBase
  • 结论:没有安全感,将来可能会比较成熟,但是当下这个解决方案中还存在太多的复杂性和故障点。
  • 特性:

 

 

  • 数据自动分布
  • 节点间转移数据
  • 需要平衡分配
  • 节点间的相互通信,需要做很多措施用于防止干扰、无效传递及协商。

 

 

  • 优点:

 

 

  • 自动扩展你的数据存储,最起码论文中是这么说的。
  • 便于安装
  • 数据上的空间分布及机房共置。你可以在不同区域建立数据中心,数据库会帮你打理好一切。
  • 高有效性
  • 负载平衡
  • 不存在单点故障

 

 

  • 缺点:

 

 

  • 仍然不成熟。
  • 本质上说还很复杂。一大堆的节点必须对称协议,这一点非常难以解决。
  • 缺少社区支持。社区的讨论因为产品方向的不同而不能统一,而在每个正营中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持。
  • 缺乏领域内资深工程师,可能大多数的工程师都还未使用过Cassandra。
  • 困难、没有安全感的机制更新。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技术都使用API并且只在自己的领域内通行,这导致了复杂的升级路径。
  • 集群管理算法本身就用于处理SPOF(单点故障),如果存在漏洞的话可能就会影响到每个节点。
  • 集群管理器代码非常复杂,并且需要在所有节点上重复,这就可能存在以下的故障模式:

 

 

  • 数据平衡失控。当给集群中添加新的主机时,可能因为数据的拷贝而导致集群性能下降。那么你该做什么?这里不存在去发现问题所在的工具。没有社区可以用来求助,同样你也被困住了,这也是Pinterest回到MySQL的原因。
  • 跨节点的数据损坏。如果这里存在一个漏洞,这个漏洞可能会影响节点间的日志系统和压缩等其它组件?你的读延时增加,所有的数据都会陷入麻烦以及丢失。
  • 错误负载平衡很难被修复,这个现象十分普遍。如果你有10个节点,并且你注意到所有的负载都被堆积到一个节点上。虽然可以手动处理,但是之后系统还会将负载都加之一个节点之上。
  • 数据所有权问题,主次节点转换时的数据丢失。集群方案是非常智能的,它们会在特定的情况下完成节点权利的转换,而主次节点切换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数据的部分丢失,而丢失部分数据可能比丢失全部还糟糕,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你究竟丢失了哪一部分。

 

分片——所有事情都是手动的

 

  • 结论:它是获胜者。Todd Hoff还认为他们的分片架构可能与类似。
  • 特性:

 

 

  • 分片可以让你摆脱集群方案中所有不想要的特性。
  • 数据需要手动的分配。
  • 数据不会移动。Pinterest永远都不会在节点间移动,尽管有些人这么做,这让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站的更高。
  • 通过分割数据的方式分配负载。
  • 节点并没有互相通信,使用一些主节点控制程序的运行。
  • 优点:

 

 

  • 可以分割你的数据库以提高性能。
  • 空间分布及放置数据
  • 高有效性
  • 负载平衡
  • 放置数据的算法非常简单。主要原因是,用于处理单点故障的代码只有区区的半页,而不是一个复杂的集群管理器。并且经过短暂的测试就知道它是否能够正常工作。
  • ID生成非常简单

 

 

  • 缺点:

 

 

  • 不可以执行大多数的join。
  • 失去所有事务的能力。在一个数据库上的插入可能会成功,而在另一个上会失败。
  • 许多约束必须放到应用程序层。
  • 模式的转变需要从长计议。
  • 报告需要在所有分片上执行查询,然后需要手动的进行聚合。
  • Join在应用程序层执行。
  • 应用程序必须容忍以上所有问题。

 

什么时候进行分片

 

  1. 如果你的项目拥有PB级的数据,那么你需要立刻对其进行分片。
  2. Pin表格拥有百万行索引,索引大小已经溢出内存并被存入了磁盘。
  3. Pinterest使用了最大的表格,并将它们(这些索引)放入自己的数据库。
  4. 然后果断的超过了单数据库容量。
  5. 接着Pinterest必须进行分片。

 

分片的过渡

 

  • 过渡从一个特性的冻结开始。
  • 确认分片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——希望尽少的执行查询以及最少数量的数据库去呈现一个页面。
  • 剔除所有的MySQL join,将要做join的表格加载到一个单独的分片去做查询。
  • 添加大量的缓存,基本上每个查询都需要被缓存。
  • 这个步骤看起来像:

 

 

  • 1 DB + Foreign Keys + Joins
  • 1 DB + Denormalized + Cache
  • 1 DB + Read Slaves + Cache
  • Several functionally sharded DBs+Read Slaves+Cache
  • ID sharded DBs + Backup slaves + cache

 

 

  • 早期的只读奴节点一直都存在问题,因为存在slave lag。读任务分配给了奴节点,然而主节点并没有做任何的备份记录,这样就像一条记录丢失。之后Pinterest使用缓存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  • Pinterest拥有后台脚本,数据库使用它来做备份。检查完整性约束、引用。
  • 用户表并不进行分片。Pinterest只是使用了一个大型的数据库,并在电子邮件和用户名上做了相关的一致性约束。如果插入重复用户,会返回失败。然后他们对分片的数据库做大量的写操作。

 

如何进行分片

 

  • 可以参考Cassandra的ring模型、Membase以及Twitter的Gizzard。
  • 坚信:节点间数据传输的越少,你的架构越稳定。
  • Cassandra存在数据平衡和所有权问题,因为节点们不知道哪个节点保存了另一部分数据。Pinterest认为应用程序需要决定数据该分配到哪个节点,那么将永远不会存在问题。
  • 预计5年内的增长,并且对其进行预分片思考。
  • 初期可以建立一些虚拟分片。8个物理服务器,每个512DB。所有的数据库都装满表格。
  • 为了高有效性,他们一直都运行着多主节点冗余模式。每个主节点都会分配给一个不同的可用性区域。在故障时,该主节点上的任务会分配给其它的主节点,并且重新部署一个主节点用以代替。
  • 当数据库上的负载加重时:

 

 

  • 先着眼节点的任务交付速度,可以清楚是否有问题发生,比如:新特性,缓存等带来的问题。
  • 如果属于单纯的负载增加,Pinterest会分割数据库,并告诉应用程序该在何处寻找新的节点。
  • 在分割数据库之前,Pinterest会给这些主节点加入一些奴节点。然后置换应用程序代码以匹配新的数据库,在过渡的几分钟之内,数据会同时写入到新旧节点,过渡结束后将切断节点之间的通道。

 

ID结构

 

  • 一共64位

 

 

  • 分片ID:16位
  • Type:10位—— Board、User或者其它对象类型
  • 本地ID——余下的位数用于表中ID,使用MySQL自动递增。

 

 

  • Twitter使用一个映射表来为物理主机映射ID,这将需要备份;鉴于Pinterest使用AWS和MySQL查询,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毫秒。Pinterest并没有让这个额外的中间层参与工作,而是将位置信息构建在ID里。
  • 用户被随机分配在分片中间。
  • 每个用户的所有数据(pin、board等)都存放在同一个分片中,这将带来巨大的好处,避免了跨分片的查询可以显著的增加查询速度。
  • 每个board都与用户并列,这样board可以通过一个数据库处理。
  • 分片ID足够65536个分片使用,但是开始Pinterest只使用了4096个,这允许他们轻易的进行横向扩展。一旦用户数据库被填满,他们只需要增加额外的分片,然后让新用户写入新的分片就可以了。

 

查找

 

  • 如果存在50个查找,举个例子,他们将ID分割且并行的运行查询,那么延时将达到最高。
  • 每个应用程序都有一个配置文件,它将给物理主机映射一个分片范围。

 

 

  • “sharddb001a”: : (1, 512)
  • “sharddb001b”: : (513, 1024)——主要备份主节点

 

 

  • 如果你想查找一个ID坐落在sharddb003a上的用户:

 

 

  • 将ID进行分解
  • 在分片映射中执行查找
  • 连接分片,在数据库中搜寻类型。并使用本地ID去寻找这个用户,然后返回序列化数据。

 

对象和映射

 

  • 所有数据都是对象(pin、board、user、comment)或者映射(用户由baord,pin有like)。
  • 针对对象,每个本地ID都映射成MySQL Blob。开始时Blob使用的是JSON格式,之后会给转换成序列化的Thrift。
  • 对于映射来说,这里有一个映射表。你可以为用户读取board,ID包含了是时间戳,这样就可以体现事件的顺序。

 

 

  • 同样还存在反向映射,多表对多表,用于查询有哪些用户喜欢某个pin这样的操作。
  • 模式的命名方案是:noun_verb_noun: user_likes_pins, pins_like_user。

 

 

  • 只能使用主键或者是索引查找(没有join)。
  • 数据不会向集群中那样跨数据的移动,举个例子:如果某个用户坐落在20分片上,所有他数据都会并列存储,永远不会移动。64位ID包含了分片ID,所以它不可能被移动。你可以移动物理数据到另一个数据库,但是它仍然与相同分片关联。
  • 所有的表都存放在分片上,没有特殊的分片,当然用于检测用户名冲突的巨型表除外。
  • 不需要改变模式,一个新的索引需要一个新的表。

 

 

  • 因为键对应的值是blob,所以你不需要破坏模式就可以添加字段。因为blob有不同的版本,所以应用程序将检测它的版本号并且将新记录转换成相应的格式,然后写入。所有的数据不需要立刻的做格式改变,可以在读的时候进行更新。
  • 巨大的胜利,因为改变表格需要在上面加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的锁。如果你需要一个新的索引,你只需要建立一张新的表格,并填入内容;在不需要的时候,丢弃就好。

 

呈现一个用户文件界面

 

  1. 从URL中取得用户名,然后到单独的巨型数据库中查询用户的ID。
  2. 获取用户ID,并进行拆分
  3. 选择分片,并进入
  4. SELECT body from users WHERE id = <local_user_id>
  5. SELECT board_id FROM user_has_boards WHERE user_id=<user_id>
  6. SELECT body FROM boards WHERE id IN (<boards_ids>)
  7. SELECT pin_id FROM board_has_pins WHERE board_id=<board_id>
  8. SELECT body FROM pins WHERE id IN (pin_ids)
  9. 所有调用都在缓存中进行(Memcache或者Redis),所以在实践中并没有太多连接数据库的后端操作。

 

脚本相关

 

  1. 当你过渡到一个分片架构,你拥有两个不同的基础设施——没有进行分片的旧系统和进行分片的新系统。脚本成为了新旧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桥梁。
  2. 移动5亿的pin、16亿的follower行等。
  3. 不要轻视项目中的这一部分,Pinterest原认为只需要2个月就可以完成数据的安置,然而他们足足花了4至5个月时间,别忘了期间他们还冻结了一项特性。
  4. 应用程序必须同时对两个系统插入数据。
  5. 一旦确认所有的数据都在新系统中就位,就可以适当的增加负载来测试新后端。
  6. 建立一个脚本农场,雇佣更多的工程师去加速任务的完成。让他们做这些表格的转移工作。
  7. 设计一个Pyres副本,一个到GitHub Resque队列的Python的接口,这个队列建立在Redis之上。支持优先级和重试,使用Pyres取代Celery和RabbitMQ更是让他们受益良多。
  8. 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错误,用户可能会发现类似丢失board的错误;必须重复的运行任务,以保证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暂时性的错误。

 

开发相关

 

  • 开始尝试只给开发者开放系统的一部分——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MySQL服务器等,但是事情改变的太快,以至于这个模式根本无法实行。
  • 转变成Facebook模式,每个人都可以访问所有东西,所以不得不非常小心。

 

未来的方向

 

  • 基于服务的架构

 

 

  • 当他们发现大量的数据库负载,他们开始布置大量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和一些其它的服务器,所有这些服务器都连接至MySQL和Memcache。这意味着在Memcache上将存在3万的连接,这些连接将占用几个G的内存,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Memcache守护进程。
  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将这些工作转移到了一个服务架构。比如:使用一个follower服务,这个服务将专注处理follower查询。这将接下30台左右的主机去连接数据库和缓存,从而减少了连接的数量。
  • 对功能进行隔离,各司其职。让一个服务的开发者不能访问其它的服务,从而杜绝安全隐患。

 

 

 

 

学到的知识

 

  1. 为了应对未来的问题,让其保持简单。
  2. 让其变的有趣。只要应用程序还在使用,就会有很多的工程师加入,过于复杂的系统将会让工作失去乐趣。让架构保持简单就是大的胜利,新的工程师从入职的第一周起就可以对项目有所贡献。
  3. 当你把事物用至极限时,这些技术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发生故障。
  4. 如果你的架构应对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时,只需要简单的投入更多的主机,那么你的架构含金量十足。
  5. 集群管理算法本身就用于处理SPOF,如果存在漏洞的话可能就会影响到每个节点。
  6. 为了快速的增长,你需要为每次负载增加的数据进行均匀分配。
  7. 在节点间传输的数据越少,你的架构越稳定。这也是他们弃集群而选择分片的原因。
  8. 一个面向服务的架构规则。拆分功能,可以帮助减少连接、组织团队、组织支持以及提升安全性。
  9. 搞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么。为了匹配愿景,不要怕丢弃某些技术,甚至是整个系统的重构。
  10. 不要害怕丢失一点数据。将用户数据放入内存,定期的进行持久化。失去的只是几个小时的数据,但是换来的却是更简单、更强健的系统!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bozhang/archive/2013/06/04/3115246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WIN下修改host文件并立即生效
查看>>
十个免费的 Web 压力测试工具
查看>>
ckeditor 粘贴后去除html标签
查看>>
面试题
查看>>
EOS生产区块:解析插件producer_plugin
查看>>
数据库框架的log4j日志配置
查看>>
lintcode-easy-Remove Element
查看>>
mysql重置密码
查看>>
jQuery轮 播的封装
查看>>
一天一道算法题--5.30---递归
查看>>
switchcase的用法
查看>>
React.js 小书 Lesson15 - 实战分析:评论功能(二)
查看>>
Java基础03 构造器与方法重载
查看>>
kafka的使用
查看>>
Linux0.11内核--加载可执行二进制文件之1.copy_strings
查看>>
编写Nginx启停服务脚本
查看>>
这些老外的开源技术养活了很多国产软件
查看>>
看图软件推荐
查看>>
【IdentityServer4文档】- 欢迎来到 IdentityServer4
查看>>
安全测试的一些漏洞和测试方法
查看>>